中国杨树之乡 成就创业梦想

    一连串跳跃的数据见证了泗阳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20.6%,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项指标均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所有乡(镇)财政收入全部实现超千万元,获省政府“全面小康推进奖”。同时还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2009年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09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连续4年被评为省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
  今年3月29日,省委书记梁保华来泗阳视察时,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难能可贵、非常出色、变化明显”的高度评价。去年7月,省长罗志军调研时,也给予了“泗阳的发展是当前苏北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一个成功缩影、典型范例”的评价。
  工业经济“巨龙腾飞”
  围绕“跻身苏北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全面小康”这一目标,泗阳着力构建“3+4”产业体系,在推进“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电光源”三大传统产业集聚升级的同时,坚持把“电子科技、机械制造、造纸包装和新能源”作为优先发展的四大战略产业,全力打造新兴制造业基地,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具有泗阳特点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泗阳县委书记赵深深有感触地说:“实现跨越发展,核心在大投入,关键靠大项目。一个大项目可以改变一个产业,可以调整一个区域经济结构,甚至决定一个区域的实力位次和发展思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泗阳县委、县政府强势推进大项目突破年、大产业集聚年、大园区建设年战略。实施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引建15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3个的“5333工程”。去年共引进项目292个、计划总投资2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0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
  探寻泗阳招商引资成功的奥秘不难发现,泗阳主要走活了三步“妙棋”:
  以灵活的方式招商引资。全员招商、专业主力、领导出征“三条线”作战方式,组建了16个县领导挂帅的专业招商团、16个专业招商分局、16个乡(镇)为主体的招商队伍,再加上从社会上公开选聘的招商突击队全面出击,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横发展。
  以优质的服务招商引资。遵循“招工就是招商”、“招商引资从企业投产才真正开始”等一系列招商服务新理念,泗阳对引进的所有项目实行全程帮办服务,即每个项目都专门成立帮办小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为帮办小组组长,明确帮办责任人。大项目由县四套班子成员负责帮办;重大项目由书记、县长直接帮办。这被客商们亲切地称之为“保姆式服务”,品牌享誉海内外。
  以稳健的载体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是招商引资的载体。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筹建于2001年10月,2006年5月11日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已达到22平方公里。拥有江苏新鼎球有限公司、江苏德华兔宝宝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企业5家;“千仞岗”、“SPCC”、“飞浪”等中国知名、著名商标12个;“勇仕”、“宇”、“御珍”、“RISKING”:、“WILDLAND”等江苏知名、著名商标20个。吴江(泗阳)工业园、大功率节能灯产业园、纺织产业园、木业工业园以及许村家纺产业园等园中园正在建设中,纺织服装、电器照明、木材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的集聚效应已经显现,电子、新能源正在兴起。
  城镇面貌“争奇斗艳”
  围绕打造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国内一流“滨水城市、运河新城”发展定位,泗阳县深入开展省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和双拥模范县的“四城同创”活动,以总规、控详规和各类功能性分规为主体的城市规划体系已经形成,“运河新城”、“西康新区”两大片区开发全面拉开。
  作为千里运河之滨一座拥有5000年文明史和2100多年建县史的城市,泗阳依水而建,缘水而兴。规划建设中的运河新城项目范围东至船闸,南至运河北岸风光带,西至二桥,北至众兴路,规划总用地面积2.6平方公里。
  作为呼应,按照“动感水都、网络绿城、风景社区、宜居家园”理念,东至洋河路,西至外环路,南至众兴路,北至北京西路,总面积368公顷的西康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也有序推进。
  京杭运河泗阳港、泗阳大桥、宿淮铁路、省道325、245和330、大运河风光带等重点工程快速推进,国际汽配城等6大类专业市场投入运营,江苏银行、吴江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成功入驻,泗阳体育场、城市展示馆、城市森林公园等建成开放。去年城区房地产开发面积205万平方米、销售超过18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增加3倍、扩张到4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2倍、达25万,城市化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38.9%、41%,双拥模范县和园林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省验收。
  农村发展“快马加鞭”
  实现跨越发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泗阳县委、县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乡镇经济“4+1”工程:即加快实施培育一批规模骨干企业、发展一批现代高效农业、推进一批镇村建设项目、壮大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和引进一个开发区亿元以上项目。通过扎实推进,目前,“4+1”工程进展顺利、富有成效,镇村两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特别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风起云涌,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高效农业特色县、高效农业规模化工作先进县、高效渔业规模化建设先进单位。
  “高效农业不能局限于种植养殖,要使农业真正实现‘高效’,就必须‘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积极开辟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通过二、三产业来提升高效农业的整体效益,这就是我们实施高效农业‘接二连三’的战略核心。”县委书记赵深接受《农民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基于此,泗阳县大力实施农业招商战略,依托60万亩林地、60万亩水面等资源优势和食用菌、蔬菜、生态水禽养殖等产业优势,按照“布点、连线、成片、全覆盖”的要求,规划建设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高效规模农业项目。目前,全县高效农业面积累计达43.8万亩,其中,2009年新增面积7.83万亩;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9.5万亩,新增面积4.4万亩。新建众兴城林蔬菜、爱园九州科技等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园28个,里仁绿康源、卢集昌隆水产等规模养殖示范园48个,新增高效渔业3.6万亩。创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各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6个,创建地理标志商标1件,贵嘴“珍珠米”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民生实事“百花齐放”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用项目引领发展,让发展惠及百姓。泗阳县委、县政府一贯坚持的这一执政理念,就是要使全县人民享受到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荣锦简短的话语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事实也恰如其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俗话说得好,安居才能乐业。围绕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保障体系,泗阳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拆迁补偿好、安置好作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009年,全县年房屋拆迁面积超过6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商品房252.76万平方米,竣工商品房180.96万平方米,建成拆迁安置房1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765套,廉租房170套。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返乡农民工不断增多情况,泗阳县深入开展培训促就业、创业促增收“双促行动”,全面推行5万人创业、5万人培训、5万人就业的“三个五”工程,落实城乡统一的登记、救助、创业五项制度,确保农民工返乡不失业、回流不减收。去年,全县累计培训劳动力66785名,新增就业75898万人,1.6万名返乡农民工已100%实现就业,新增私营企业1000余家、个体工商户近万余户,工业企业注册资本新增超过39.71亿元。
  生态优越“凤鹭翩跹”
  多年来,泗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倡导低碳发展和低碳生活,打造“生态泗阳”,创建国家生态县,促进全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初步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目标。今年4月初,中国生态学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泗阳县生态建设进行了考察论证,肯定了泗阳县在全国生态建设方面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4月20日,中国生态学学会发文,命名泗阳县为“中国生态建设模范县”。
  泗阳以绿化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特色明显,取得了五个“全国第一”。1975年第一个在全国引种推广南方型美洲黑杨取得成功,为我国杨树人工林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成了全国唯一的杨树博物馆;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杨树节,即将于今年5月28~30日举办第三届中国杨树节;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第一家由国家计委和原林业部正式立项的杨木人造板加工企业落户泗阳。泗阳现有森林面积4万公顷,杨树保存株数1.2亿株,活立木蓄积量650万立方米,7万公顷农田全部实现高标准林网化,道路、水系全部建成“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和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带,森林覆盖率达到47.8%,令人陶醉的绿色神话般地铺向四方。
  林业的快速发展,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水质、改善农田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态供养、净化环境、森林保护、森林游憩、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达22.8亿元。发展林粮、林菌、林药、林牧、林畜、林禽等多种高效林农复合经营,4万公顷意杨林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发展清洁能源工程,建成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的秸秆发电厂一座,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8.9万平方米,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3万个,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池治理工程35个,大型秸秆气化项目3个,年节约标准煤6.8万吨,增收外汇节支1800万元,全县太阳能、沼气池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占农村能源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
  宜居家园建设成果丰硕。泗阳以公园、风光带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框架,以城市广场、庭院绿化为辅助,努力打造“水绿、城新、景美、宜居”的泗水生态文化城市。大力实施增绿、建绿工作,县城区域内形成了“城中园、园中城”的绿化格局。投巨资改造48条主干道绿化带,形成各具特色的泗水大道绿化带、意杨大道绿化带以及生态公园、城市森林公园、运河风光带等绿化景点。充分发掘城市文化内涵,投资建成以“汉风汉韵”为文化主基调,融文化展示、城市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泗水河公园。重点实施城乡绿化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生态景观建设工程、清洁能源工程、污染减排工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等“生态建设六大工程”,努力加快生态人居环境建设。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