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取得成效

    自2002年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合肥市包河区杨树面积发展到1.9万亩,最大的成片林大张圩杨树林基地面积达到8000亩。单一的树种造成了林地脆弱的生态抗病虫害能力,2002年该区大面积爆发食叶害虫杨扇舟蛾灾害,由于当时防治器械和防治手段仅仅局限于用高压喷雾机进行喷雾防治,无法达到预期防治效果。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遏制病虫扩散蔓延的势头,包河区在加大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森防工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市场化、社会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创新机制,引入市场化模式。由于原有林农一家一户的防治模式和器械无法满足防治要求,为全面提高防治工作水平和防治效果,包河区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将林地划片包干,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由一家专业森防公司承包防治,合同承包期为3年,防治费用根据考核结果一年一次性支付。合同期满后,根据历年防治效果再决定续签承包防治合同,承包费用逐年增加1元/亩。区林业局与专业防治公司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采取平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目标责任内容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区别对待,注重科学化防治。该区主体森林资源为杨树,主要分布在南部义城、大圩、烟墩、淝河等街镇。对杨树造成危害的有害生物主要为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和加拿大一枝黄花。根据树龄、有害生物类型不同,该区督促森防公司采取分类防治的方式,确保防治效果。在食叶害虫防治上,对林木高大的成片林,利用其郁闭度高的特点,选择在气压较低的天气,采取烟雾剂防治;对低矮的苗木,采取喷雾剂人工防治,既节约用药,又降低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道路林带,采取高压喷雾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在蛀干害虫防治上,对3龄以内的林地,蛀干害虫危害极容易造成风折,在5月中旬用绿色威雷乳液喷雾防治成片林班周边十排杨树,形成50米宽隔离带;对漏防林木或者高大树木,在冬季之前用毒签防治;在林班周边的桑树或构树上的天牛,采取诱杀成虫或者直接清除这些天牛喜食树种,彻底解决当年蛀干害虫危害。在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上,每年4月中旬,由森防公司组织防治队伍,在“一枝黄花”幼苗期间用高倍除草剂在林间和林班周边集中防治;每年6、7月期间再对漏防的补防一次,确保当年林地“一枝黄花”防治率达到100%。     动态监管,坚持高标准要求。注重动态监测与统防统治有效结合,着力提高防治效果。强化林业病虫害监测,组织全区森防技术力量,根据区域林业分布情况,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每年4月至11月底,每月中旬和下旬隔15天开展一次病虫害调查,在虫情高发季节和幼虫容易爆发成灾期,适时加大监测力度,隔3天调查一次,密切注意虫情动态,科学推算合理防治时期,及时通知相关街镇和防治公司开展防治。在防治要求上,依据防治合同约定,区森防站对森防公司服务过程和行为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明确防治方式、防治用药用量、防治效果要求,对一些因客观因素没有达到预期防治效果的,要求森防公司开展二次防治,从根本上抑制了成灾性危害的可能。     加速转化,推进社会化服务。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把林业防治交由专业森防公司集中防治,既确保了防治效果,又减少了药剂使用、节约了防治成本、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加速推广这一成功防治模式,该区通过开展典型经验宣传和交流、举办各类培训班以及大型防治现场观摩会等形式,让广大林农看到实实在在的科学防治效果,大大增强了他们的防治意识和自觉防治的积极性,纷纷要求将林地交由森防公司统一防治。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包河区将全区成片林基地个人林权全部流转到股份制公司,由森防公司负责统一防治。目前,全区80%以上的成片林基地都实现了防治社会化服务。此外,在道路林带防治上,去年率先在合肥启动绿化养护与道路清扫保洁一体化管理试点,将徽州大道绿化养护和道路保洁推向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2-3年内全部推向市场,实现全区道路管养社会化服务。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