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

     春风吹来万户忙。早春的神州大地特别是南方地区,群山添新绿,沉寂的山林又开始活跃起来,山乡大地不时可见林农植树造林的身影。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明确到户后,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集体林区造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最新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有林地中个体经营的面积比例达到32.08%,比5年前上升11.39个百分点,个体经营的人工林、未成林造林地分别占全国的59.21%和68.51%,农民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骨干力量。2008年、2009年全国分别完成造林7157万亩和8827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23.3%。重庆市、河南省、江西省和山西省2009年造林面积均创历史新高。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程红介绍说,最近几年,我国森林资源如此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农忙起来——家家户户齐行动,热火朝天大造林

        林改后,集体山林从“我们的”变成了“我的”,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大包干”一样,使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集中释放,广大林农敢于投入、舍得投入,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家家户户齐行动,热火朝天大造林。

        春节前夕,江西省武宁县长水村村民张友斌就开始张罗今春造林的苗木。根据他的经验,林改后这几年,每年植树造林时节,林业站发下来的树苗村民们都会争着要,抢着栽,他和村里的一些造林大户只好想方设法自己筹钱买苗。林改后的每一年,村民们都争苗造林,筹钱造林,光2005到2008年,长水村的造林数量就超过了前20年的总和。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镇的集体林地以前无人经营管护,经常发生林火。林改后,镇上把包括近万亩荒山荒沟在内的3万多亩林地分给了村民。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林地有人看护了,林内杂草被清除得干干净净,立地条件好的地块种上了油松、板栗等。一年之计在于春,最近村民们经常光顾苗木市场,每逢附近有林业科技下乡活动时,村民们纷纷赶去咨询和索要技术资料。冷清的荒山荒塬因为林改变得充满生机。

        放眼神州,林改后的山乡大地,造林热此起彼伏。辽宁本溪东营坊洋湖沟村林改以前每年造林仅有300亩左右,林改后年造林面积达到2000亩。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城关镇李家院村村民杨国军聘请专业队给自家造林,他承包的1200亩山场,一棵棵新植的杨树缀绿了荒山。像杨国军一样,林改以来,南漳县参与速生杨建设的农户超过2.3万户,造林面积达10万亩的镇有3个,面积过万亩的村有10个,面积过千亩的户有13个。目前,南漳县森林覆盖率已高达64.5%。

        山林活起来——生产要素优化齐聚,社会造林风生水起

        林改,并不是简单地把山林一分了之,关键是把林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让山林活起来,让林农富起来。

        林改的一系列好政策,也激发了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各种专业造林队、林业联合公司、林业合作社等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在不少地方,社会造林正逐步取代以政府和部门造林为主的模式,成为主力。江西省2005年以来,社会造林面积逐年增加,并且每年占造林总面积的70%以上。安徽省安庆市通过租赁承包、农户自营、联户入股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资造林,2009年社会造林所占比重高达90%。

        林业生产周期长、收益慢,为解决森林资源变现难和投资林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各地在林改配套改革中积极探索。福建省武夷山市成立了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提供林权交易、林权证办理、林权抵押贷款、山林资产评估等一条龙服务,长在山上的活立木就像商品一样可以自由买卖。不同的是,树仍然长在山上,交易的是山林经营的时间和权限,交易双方看重的是山林的长远效益。武夷山市还建起了林业投融资机制,成立了武夷山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通过林权抵押由工行、农行为林农和木竹加工企业贷款。岚谷乡的林农们还通过林权抵押贷款修通机耕路,使原来因道路不畅而烂在山中的竹木运向了市场,全乡林农仅毛竹一项每年增收600多元。

        林子管起来——人人都是护林员,家家管好“自家林”

        林改之初,曾有人担心:林子分到个人手中,农民能不能管好,会不会乱砍? 林改后,林农们用行动做出了最有力的回答:不仅没有出现乱砍滥伐山林的情况,反而出现了精心护林、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的可喜现象。

        “山还是那座山,可那是我的山。林不再没人管,我是永久的护林员。”一首林改山歌唱出了林农成为山林主人的喜悦,也唱出了他们对山林的热爱。

        在河北省赞皇县,林农在荒坡、荒滩上都种上了树苗。一阵春风吹过,近山坡上新栽的一行行核桃树摇曳着嫩嫩的枝丫。“担不担心树苗被人偷拔了?”面对记者的提问,林农王和平说:“林地成了自己的,人人都是护林员,即使不睡觉也得管好自家的山林啊!” 如今的赞皇山区,山头植被茂密,河水清可见底。

        59岁的邓文山是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上坪村村民,他家分到了200多亩竹林。眼下正是竹笋生长期,邓文山的老婆几乎天天在山上看护林子,还在竹笋旁插上标签,哪棵今春可以采卖,哪棵还不行,像选女婿一样精心,把林子照看得比菜园子还精细。

        过去,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都是林业部门、政府的事,山林产权不清,“山上着火、干部打火、群众观火、领导恼火”。林改后,防火、防虫都成了林农“自家的事”,他们比谁都上心。江西省铜鼓县大槽口村村民2006年就自发成立了“三防”协会,组建了森林管护巡逻队、森林消防队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急队。村民陈小明说:“以前村民只有管护责任,没有收益权利,现在山林是自己的了,管护起来当然更有劲了。” 2009年,全国森林火灾发生起数和受灾面积分别比2008年下降了38.4%和18.4%,受理森林案件数量下降了23.1%。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