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松毛虫战斗的岁月

        1950年初,新成立的中央林垦部(1951年11月改为林业部)提出要在全国各地开展“普遍护林”,广大群众用实际行动提防一场山火、一窝害虫或一把斧子对森林的毁坏。

        在森林害虫的黑名单中,松毛虫是头号凶手。一片青翠的松林,被群集的害虫蚕食后,用不了几天,就变得凋零、焦黑。远看像被火烧过一样,虫灾又被形容为“不冒烟的火灾”。

        松毛虫在我国分布的范围很广,从海南岛至大兴安岭,都有它的踪迹。由于长期生活环境和食料的不同,在南方又可细分为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文山松毛虫、德昌松毛虫等,在北方则有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等。南方丘陵地区马尾松毛虫危害最为严重。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各地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损失,组织群众对害虫展开了一场场“歼灭战”,也就是“人虫大战”。所用的战术因限于当时条件和科学水平,主要采用人工捕打的办法。按照害虫发生的时期和树木高矮,选取采卵、摘茧、捕杀幼虫等措施。例如毛虫爬在矮树上,就用剪刀剪、夹子夹或把手指包好(虫体上有毒毛)直接捕捉等。对较高的树木则采取震落法,在树冠下的地面铺上旧席或麻袋,手握木槌和粗棒,猛击包有厚布或旧鞋底的树干,在地面捕杀震落的害虫。北方的松毛虫,到了冬天有下树越冬的习性,这时可以用掀石块、翻土表、刮树皮、绑草等方法搜杀害虫,但在大范围使用这种方法却费时费力,因此逐渐改用药剂杀虫。

        随着科技进步,1958年,开始用双翼飞机空中喷药,治虫战术大为改观。当时,杀虫剂“666”号称“万灵丹”,人们把工厂生产出来的原料加工成粉剂、烟剂等,特别是加工成林用烟剂,点燃后产生的烟雾弥漫在林间,害虫接触后,一两天就中毒死了,这样防治省时省工。但化学农药用久了,逐渐暴露出弊端,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同时,把林内有益生物也“扫光”了,反而加快了害虫的繁殖。而且,难以分解的化学成分污染了环境,并残留在人和生物体内,造成伤害。在实际工作中,药剂毒杀松毛虫,仍不失为一种救急办法。“666”停止使用后,一些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和灭幼脲类药剂,逐步广泛使用。

        在生长茂密的松林里,蕴藏着许多有益的生物,其中不乏松毛虫的“克星”。科技人员从僵死的虫体上分离出白僵菌,从变色的虫卵上找到赤眼蜂,简称“一白一红”,把它们大量培养后,在外界温湿度适合时,撒放到森林里,它们就会自动消灭害虫。还有工厂能生产一种苏云金杆菌,治虫效果也很好。这些生物产品对持续控制虫害、保护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但由于使用条件要求严格,有时效果不够稳定,且有的产品价格较高,一般适合在虫情较轻的林区使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感到“人虫大战”并不意味着人与害虫经常处于直接对抗状态,而是要加强管理,促进松林的自我调控能力,把松毛虫控制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有一部分生长繁茂的马尾松林,有的林内杂生阔叶树和灌木,松毛虫很少成灾或不发生。仿照这种形式,在新造松树地区,补植阔叶树,实行封山育林,合理修枝疏伐,加强经营管理,及时检测虫情,促进生态平衡,就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2009-9-10)(作者: 邱守思)        (编辑: 杨玉兰)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