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冰雪灾害社会生态影响研究结题

    中国绿色时报10月20日讯  针对百年不遇的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中国林科院组织本院亚林所、林业所等4个研究所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林业局等单位的专家,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专家密切合作,共同开展了“2008中国特大冰雪灾害社会生态影响研究”。该研究集大气科学、天气预报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工程技术和决策过程于一体,其研究成果日前在《美国气象学会会刊》在线发表。
  研究指出,极端事件对人类文明和自然系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正常天气和气候条件下,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结构似乎完美无缺,而在极端事件下,其脆弱性则暴露无遗。
  研究历时近两年,对2008年冰雪灾害的气象成因、天气特点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对其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影响以及灾后政策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7条建议:
  一是在极端事件的及时响应中,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政府的正确决策。灾难突降,在有限的时间内,决策部门必须了解灾难的全过程,这就需要依靠科学,建立极端气候与综合影响的预报系统,确保系统内众多程序无缝运行,从而决策正确。
  二是要有完善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应用的先进技术,有可能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发生严重问题。冰雪灾害直接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先进的电力机车无法运行,然而一时找不到老式内燃机和能驾驶内燃机车的司机。从偏远地区调遣,则因道路不通而困难重重。因此,完善的应对措施十分必要。
  三是要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可持续林业应对极端事件提供保障。我国拥有大量对冰雪灾害具有高抵抗力的候选物种,植树造林时应充分利用其优势,维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免几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
  四是非木质产品可持续利用应成为国家适应极端事件长期战略中的一部分。研究发现,过度不合理开采非木质产品大大降低了树木对极端事件的抵抗能力,如环割方式采脂导致一半以上的松树在冰灾中死亡。
  五是要关注极端事件引起的食品短缺。因食物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分处各地,极端事件通过毁坏农作物导致食品直接短缺,同时通过破坏食物运输链导致食物间接短缺。
  六是要进一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的流动务工人员涌向发达地区。每到春节,回乡探亲的客流高峰将持续1个月,所有运输系统均超负荷运行。一旦极端事件发生,就会造成系列连锁反应。
  七是要有严格的制度保证,能从罕见的极端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公众对冰灾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缺乏足够的了解,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冰灾发生后,只有少数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技术性的调整。因此,国家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确保极端事件发生后,能及时吸取经验教训,并积极制定相应政策。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