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心叶甲天敌寄生蜂引进利用项目通过鉴定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1月26日讯 11月19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重大外来入侵害虫——椰心叶甲天敌寄生蜂引进与利用”通过了海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鉴定。省林业局营林处沈有孝处长、省森防站陈开宁副站长、省林科所王东明所长等出席了鉴定会。
  鉴定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科院、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真审核了相关材料,听取了项目组主要完成人彭正强的汇报,经过质疑和充分讨论,认为项目组对椰心叶甲在我国的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了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及蔓延与扩散动态,预测了在我国的适生区,阐明了椰心叶甲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对成功引进的椰甲截脉姬小蜂和椰心叶甲啮小蜂两种寄生蜂进行了安全性评估,较深入地研究了两种天敌的寄主选择、繁殖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以及在我国的适生区,为大量人工繁殖和释放提供了科学依据;突破了国际上只能应用椰子嫩叶饲养椰心叶甲的技术瓶颈;成功解决了两种寄生蜂的规模化生产和野外释放技术;首创两种天敌寄生蜂混合释放技术,显著地提高了防效;制定出椰心叶甲的动态监测和两种天敌的生物防治技术操作规范,建立了椰心叶甲生物防治技术体系。
  专家组高度评价:这一重大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大量繁殖、规模化释放和控制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椰心叶甲是海南省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虫,该虫可危害椰子、大王棕等多种棕榈科植物。椰子、槟榔是海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椰子、槟榔是海南广大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自从2002年6月,椰心叶甲疫情发生以来,疫情就已从最初海口、三亚迅速扩散至全省18个市县及西沙群岛,疫情发生初期受害植株只有3万多株,但截止2009年10月,染虫株数已达334.52万株,受灾株数达198.35万株,其中,轻度受灾株数108.95万株,中度受灾株数54.68万株,严重受灾株数31.7万株,发生面积约24.9万亩,给海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情发生以来,为迅速掌握该虫在海南省入侵、传播和发生危害的规律,探寻简便、高效的防控技术,控制其进一步蔓延危害,海南省森防部门在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下,依靠科技支撑密切联合中国农科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全力以赴开展科研攻关,重点攻关椰心叶甲的生物防治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2003年,海南省林业局组织专家赴外国外引进了椰心叶甲的两种天敌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和椰心叶甲啮小蜂,开展了生物防治椰心叶甲的科研工作。几年来,项目承担单位多方努力,在经过安全性评估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截至目前,全省已经建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和儋州市森防站等5家寄生蜂繁殖场,截至2009年10月,全省历年累计生产并释放寄生蜂已经达到26.8亿多头,防治疫树约320.28万株,占全省疫树的95.7%;通过寄生蜂野外自然迁飞达到持续控灾的疫树141.78万株,占全省疫树的42.4%。通过释放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椰树的被害症状普遍减轻,椰心叶甲害虫的虫口密度大大降低,椰林景观得到了有效保护,椰心叶甲的危害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关: